(资料图)
首档全景式记录上海对口援建工作的全媒体节目《援建之声》,6月11日正式开播。首期节目聚焦民生领域:让喀什百姓学有所教、病有所医是援疆工作重要领域。
4月,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干部人才与第十批进行了轮换压茬交接工作,其中有人主动留任在莎车县建设当地第一所高职,也有人无缝衔接、落地便开始高难度手术。而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,他们更致力于搭建属于喀什的人才库。
喀什二院最近成功开展了地区首例a型夹层主动脉弓置换术,这种手术风险高、难度大,被称为心脏外科的“皇冠手术”,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援疆专家、心胸外科主任朱家全坦言:“在喀什手术所需的耗材都是从上海背来的,一些耗材这边没有的,大后方也尽量给予我们支持;还有局部降温,因为温度越低对脑部保护越好,原来他们没用过,我们都是现场自己手工制作的。”
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陈尉华介绍,在上海平均一个月只能碰到1-2例类似病例,但来到喀什不到一个月就已经碰到不下5例,不光病人多,而且病情重,“心脏手术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,完成一场完整的手术需要十几个人,还需要我们瑞金医院做好麻醉的准备。手术每多持续一个小时就增加了1%的死亡率。”
手术成功开展填补了喀什医疗技术空白,但仅仅一台手术,对援疆专家来说远远不够,上海胸科医院援疆专家、喀什二院副院长陈天翔说,他们的目标是当地医生都能做这样的手术,“我们要努力做到传帮带,由‘输血’到‘造血’并不是这么容易。我们要把先进的技术理念带到当地,再让当地同志把他所学到的传给后辈,一个人的‘学会’不叫‘学会’。”
建造人才梯队,首先要有优秀人才。喀什幅员辽阔,从前喀什地区各所学校的招生承载量杯水车薪。许多学生面临上学难。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,让年轻人拥有一技之长是当地政府和社会的迫切愿望。教育部最近先后公布两批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,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其中一所。作为第十批援疆干部的干英俊为了建好学院,主动申请再留三年。他说道:“我在莎车县的路上走路,经常会问阿达西:你知不知道我们莎车马上要建一所大学?他们就回应说:知道,马上要建一所很大、很漂亮的大学城。因为这一所大学的体量比较大,让大家感觉像一座大学城,这所学校承载了当地人太多的美好寄托。”
经过近三年的建造和筹备,今年九月,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就要正式招生了,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对口支援处副处长刘强介绍,教育援疆的重要途径,就是提升当地教学水平,“为此,我们推出一个‘玉兰工程’,这是一个谐音,上海的白玉兰,还有一层意思叫青出于蓝。玉兰工程是为当地来培育后备校长和骨干教师的。我们一是抓好思想政治教育,二是加强国语教育,辐射带动全地区的学校,我们这些年大约培养了2000多名的影子校长和骨干。”
单丝不成线,独木不成林。援疆专家们视当地所需,竭自己所能只为建造属于当地的人才库,助推喀什发展加速度。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副主任熊英表示,纵观上海援疆在喀什这十多年,其实也是上海力量和上海智慧不断迈向纵深、迈向精细的征程,希望《援建之声》节目开播能够成为上海与对口地区同频共振、携手共进的桥梁,“《援建之声》是在帮助喀什建成全国最后一家地级广播电台的基础上,再接再厉、接续帮扶的全新探索。希望《援建之声》成为宣传对口地区、展示上海援建成果的主流舆论阵地,成为上海文化润疆、文化润边的标杆栏目和品牌节目,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。”
来源:上海援疆
上观号作者:上海合作交流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南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